【中医医疗技术】中药热熨敷技术

时间:2022-08-29浏览量:99信息来源:

中药热熨烫技术是受中药加热和热熨烫影响的部位。借助药物和温度的物理作用,气血循环,达到治疗目的。本法通过药物和温度的作用,使原因开合、气血通调、散热(或冷)止痛、风除湿,达到治疗效果。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软组织损伤、疼痛和关节炎。

一、基本操作方法

烫伤后2天必须使用,严重者至少5天后必须使用。

常用的热熨技术有干湿:

01干热熨法

这是用热水袋热敷的方法:60~70℃热水充满热水袋容量的2/3,排出气体,拧紧袋口(注意不要漏水)。将热水袋放入布套中或用布包好,敷在受影响部位,一般每次热敷20~30分钟,每天3~四次。如果没有热水袋,也可以用金属水壶(注意用毛巾包裹)或油炸盐、大米或沙子代替。

02湿热熨法

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处方,将中草药放入布袋中,加热煮沸或蒸20分钟以上。趁热将两条小毛巾和纱布浸泡在药液中,轮流取出,拧半干。用手腕和手掌温度是否合适(只有在不热的情况下才能受影响的部位),然后用棉垫覆盖,避免热量损失。每5分钟更换一次,共20分钟~30分钟。每天可使用3~4次。也可以从锅里取出药袋,过滤水一会儿,然后把药袋放在治疗部位。

二、中药热熨治疗常见病技术


1

骨折后关节活动不利

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,由于骨折的固定,部分关节的活动受到限制。这种方法可以放松肌腱,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。

【治则治法】舒筋活络,滑利关节。

【熨烫方】

1.顽荆散方

组成:顽荆90g、蔓荆子60g、白芷60g、细辛60g、防风60g、桂心60g、川芎60g、丁香皮60g、羌活60g。

制备方法药研末,和匀备用。

用法:每次取药末90g,加入7片葱白,煎水去渣。将药液浸泡在毛巾中熨烫疼痛,冷却后更换。


2.桂附散方

组成:桂心30g、生附子30g、细辛30g、白芷30g、五加皮60g、桑叶60g、白矾60g。

制备方法药研末,和匀备用。

用法:每次取药末900g,加入10个葱白,煎水去渣。将药液浸泡在毛巾中熨烫疼痛,冷却后更换。



2

瘫痪(类风湿性关节炎)

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严重肢体畸形、关节滑膜炎、浆膜、心肺、皮肤、眼睛、血管等关节病变引起的结缔组织。中医认为,该病是由寒、湿、热等邪气阻塞经络,影响气血运行,导致肢体肌肉、骨骼、关节、肌肉疼痛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,诊断该病。

【治则治法】温经散寒,祛邪通络。

【熨烫方】

1.历节痛风熨方

组成:炭灰2500g、蚯蚓粪500g,红花20g、醋适量。

用法:将锅炒热,放入布袋中,放在受影响的地方,保持温度。


2.熨烫当归散

组成:防风30g、当归30g、篙本30g、独活30g、荆芥30g、顽荆叶30g。

用法:研粗末,加粗盐120g,慢火炒热,放入布袋,放在患处。

三、禁忌症1

局部皮肤有创伤、溃疡、感染或严重皮肤病。

2

小心使用面部五官。

3

孕妇腹部、腰骶和一些可以促进 收缩穴位,如合谷、三阴交等,应禁止中药熨烫,部分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止引进流产。

4

谨慎使用糖尿病、血液病、发热和严重的心脏、肝脏和肾功能障碍。

5

小心使用艾滋病、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。

6

谨慎使用肢体感觉障碍(如部分糖尿病患者)。


四、注意事项


1

如果项背、四肢和腰部是项背。

2

毛巾必须折叠平整,不易烫伤皮肤,传热均匀。

3

热敷时可以用毛巾拍,但热敷时或热敷后不要用其他手法,否则容易破皮。

4

热敷温度应以患者的耐受性为基础,避免烫伤。特别注意皮肤迟钝的患者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联系人:杨总
电话:13303525177
QQ:531064091
网址:www.nbmhcb.com
地 址: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广德湖北路411号301室
Powered by 宁波民惠草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©2021-2021 浙ICP备19008928号-1


微信二维码